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污泥堆肥过程中各组分间相互影响和制约,污泥腐熟程度的判别系统呈现模糊性,使得传统评价方法对该判别系统很难正确认识.文章根据污泥堆肥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含水率、挥发固体、粪大肠菌值、发芽指数作为腐熟程度的判别指标体系,并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建立污泥堆肥腐熟程度的综合判别模型,然后用该模型判别上海市某污水厂污泥快速好氧堆肥工艺污泥堆肥样品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①将污泥堆肥的含水率、有机质、粪大肠菌值和种子发芽指数作为判别指标,可以判别污泥堆肥腐熟程度;②概率神经网络可以建立判别指标与稳定化程度等级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腐熟度的判别提供一种通用的模式,且判别结果比较合理.
推荐文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堆肥腐熟度预测
堆肥
腐熟度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城市污泥与稻草堆肥的腐熟度指标研究
污泥
稻草
堆肥
腐熟度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评价堆肥腐熟度中的应用
模糊评价
堆肥
腐熟度
评价因子
基于神经网络与图象处理技术的油水层综合判别
油水层综合判别
测井曲线
神经网络
图象处理
BP算法
遗传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污泥堆肥腐熟度的综合判别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污泥堆肥 腐熟度 概率神经网络 综合判别 评价指标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3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6.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玲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82 4012 34.0 57.0
2 林建伟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707 15.0 22.0
3 黄游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6 14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污泥堆肥
腐熟度
概率神经网络
综合判别
评价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