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朝与魏晋抒情小赋的抒情特色有很大不同.在魏晋抒情赋中,抒情中参杂议论、描写、叙述性语言,情景交融的意象建构仅是一小部分而已.南朝抒情赋也继承了这些方式,不过出现了新的变异:其一,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全篇,剔除了许多显示逻辑意味而不指代实在意象的虚词,叙述性和描写性语言明显减少;其二,南朝赋重韵--情韵与境界;其三,南朝赋中"诗眼"的运用.正是因为南朝赋的这些抒情特色,使它更接近文字简约、意境鲜明的五、七言诗歌,而不仅仅是"抒情".
推荐文章
让抒情散文的阅读与琅琅书声同行
抒情散文
朗读
激趣
反思
消弭在谄谀里的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
接受环境
诗性
民间化
个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朝与魏晋抒情小赋抒情特色的比较
来源期刊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辞赋 抒情 特色 比较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4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0117.2006.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洪娟 重庆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6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辞赋
抒情
特色
比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双月刊
1007-0117
63-1070/G4
大16开
青海省西宁市
56-1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5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