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位于中强以上地震烈度区的大跨斜拉桥结构,如果采用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通常很难满足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因此采取一定的减震措施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以某一总长为2 088m的大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为分析算例,对斜拉桥结构的减震设计进行了研究.合理的减震结构体系是取得良好减震效果的前提,通过分析对比,该大跨斜拉桥横向采用局部减震体系最为合理,即只在近塔辅助墩处设置横向粘滞阻尼器,其它塔、墩处采用常规的横向约束方案.为使减震结构得到更好的减震效果,还应对减震装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由于采取了合理的减震结构体系、较优的减震装置参数,使该大跨斜拉桥取得了很好的减震设计效果.
推荐文章
MTVMD对结构减震参数优化及偏离性分析
振动控制
调谐粘性质量阻尼器
参数优化
参数偏离
减震性能
高烈度震区独塔斜拉桥减震优化设计
高烈度
独塔斜拉桥
纵向减震
横向减震
粘滞阻尼器
既有城市斜拉桥景观改造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混凝土斜拉桥
既有桥梁
城市景观
优化设计
桥梁的减震设计研究
桥梁
减震
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斜拉桥结构减震设计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斜拉桥 减震 优化 粘滞阻尼器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315.952.2|TU352.1|U441.3
字数 5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01.2006.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97 4980 32.0 47.0
2 徐秀丽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91 562 13.0 20.0
4 李龙安 23 252 10.0 15.0
5 方海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24 752 15.0 21.0
8 李升玉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 150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3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斜拉桥
减震
优化
粘滞阻尼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双月刊
1000-1301
23-1157/P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9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0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