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AgNO3为主盐,采用直接置换法初步制备了包覆型纳米铜-银双金属粉末,分析了工艺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铜-银双金属粉末为包覆型结构,平均粒径约70 nm,分散性较好,表面银的原子分数达到74.28%.在洗涤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保护剂,有效解决了纳米铜粉的氧化问题.
推荐文章
铜-银双金属粉末的制备及其包覆性
双金属粉末
包覆
导电性
抗氧化性能
包覆型复合金属粉末用于射孔弹药型罩的研究
射孔弹
包覆型
复合金属粉末
药型罩
射孔深度
电弧法制备碳包覆金属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金属纳米微粒
碳包覆
制备技术
电弧法
形成机理
化学镀法制备纳米Ni-B包覆Al复合粉末
化学镀
铝粉
包覆
纳米复合粉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接置换法制备包覆型纳米铜-银双金属粉末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铜-银双金属粉末 纳米金属 包覆 置换反应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ICF与激光等离子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1-5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13
字数 25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永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81 2334 24.0 31.0
2 吴卫东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40 1087 18.0 26.0
3 罗江山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67 469 11.0 16.0
4 雷海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9 149 7.0 10.0
5 刘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6 199 8.0 13.0
6 黎军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5 135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银双金属粉末
纳米金属
包覆
置换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