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絮凝剂产生菌F00产絮凝剂的条件及其发酵生理.结果表明,F00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6.5,培养温度为30℃,通气量为80 r·min-1,C/N为10;培养72 h絮凝剂活性最高达到72%.F00发酵过程中,絮凝剂生物合成最多是处于菌体快速生长之后、菌丝停止生长到开始进入繁殖阶段大量产生分生孢子的时期,因此可在此时收获絮凝剂.
推荐文章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G-420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
生物絮凝剂
硅酸盐细菌
絮凝特性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群的培养条件及絮凝特性初步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菌群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絮凝条件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率
絮凝剂产生菌
絮凝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产絮凝剂的条件及其发酵生理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条件 正交实验 发酵生理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920.6
字数 1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425.2006.07.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玉柳 24 94 5.0 8.0
2 马光庭 广西大学农学院 25 266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条件
正交实验
发酵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月刊
1672-5425
42-1710/TQ
大16开
武汉市关山大道330号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内
38-3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90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