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网袋法对九寨沟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各林型凋落物的分解率k以白桦林最高,达0.7864,巴山冷杉林最低,为0.2705.九寨沟6个主要类型群落中,除巴山冷杉林的年分解率为23.70%,与一般温带针叶林分解率相似外,其余皆在30.20%至54.45%之间,高于温带森林凋落物的平均分解速率20%~30%.在实验期内五次取样的失重率与时间的关系有两类,它们以海拔2400m为界.在海拔2400m以下的白桦林、青杆林和油松林群落中,凋落物的失重率变化呈S形;在海拔2400m以上的辽东栎林、红桦林和巴山冷杉林群落中,凋落物的失重率变化呈山字形.这6种类型森林群落凋落物的分解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地,海拔相同时阔叶林群落凋落物分解比针叶林群落快.
推荐文章
九寨沟,秋水宜人惹人醉
旅游业
旅游市场
旅游景点
旅游经济
九寨沟
九寨沟景观游憩价值评估及空间分异
游憩价值
空间分异
景观服务
条件价值法
参与式制图
九寨沟
玉树、九寨沟地震前长波辐射变化研究
风云卫星
长波辐射
距平
异常指数
九寨沟旅游客流景观偏好特征研究
九寨沟
旅游客流
景观偏好客体
景观偏好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九寨沟不同类型森林群落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凋落物 分解 九寨沟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1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49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06.05.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涛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2 533 14.0 22.0
2 蔡红霞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 210 9.0 11.0
3 曾宗永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1 596 15.0 23.0
4 林雯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30 3.0 3.0
5 幸宁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6 2.0 2.0
6 杨彪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 31 4.0 5.0
7 肖维阳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3)
共引文献  (43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系统
凋落物
分解
九寨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5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