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儿童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从系统家庭理论的观点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儿童行为问题本身反映的都是社会、学校、家庭、亲友等各种人际系统网络与个体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家庭治疗是治疗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目的:观察系统家庭康复治疗是否适用于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设计:整群抽样,对比观察.单位:昆明医学院精神科.对象:选择2004-05/2005-03昆明市明通小学276名四年级学生及家长.根据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调查276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庭动力学特征,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调查他们的行为情况.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57例,全体家庭成员自愿参加的家庭作为干预组,任何一名家庭成员不愿参加活动的家庭作为异常对照组,对干预组及其父母进行4个月的系统家庭治疗.4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指标:干预前后两组家庭动力学及儿童行为比较.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家庭动力学和儿童行为发生了变化且有统计学差异:家庭气氛由"沉闷、敌对"向"和谐愉快、平等开放"的方向转变;家庭成员的个性化程度由低向高转变;疾病观念由"认为患者是无能为力的受害者"向"患者可以有所作为"的方向转变,实现"疾病观念的软化",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调查总分下降[父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42.20±22.58),(28.95±21.90)分,母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50.95±14.60),(36.40±15.36)分,P<0.05].异常对照组父母亲分别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父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38.32±17.30),(37.57±16.45)分,母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45.54±16.02),(40.14±17.95)分,P>0.05].结论:应用系统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家庭治疗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推荐文章
感觉统合训练对54例问题儿童的康复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
问题儿童
学习问题儿童高发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
儿童
学习问题
行为问题
矫正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关系的探讨
问题行为
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32例儿童行为问题家庭咨询和随访
儿童行为问题
家庭咨询
随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行为问题儿童的系统家庭康复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行为障碍 家庭疗法 康复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9.31
字数 19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静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179 1157 18.0 25.0
2 许秀峰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127 1128 17.0 29.0
3 赵旭东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科 15 7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行为障碍
家庭疗法
康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