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焦作市布鲁氏菌病流行因素,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常规疫情监测和人间布病主动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焦作市2000~2005年常规疫情监测布病102例,分布在9个县市区;以4~6月份发病较高;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82.4%;感染途径是主要与流产羔羊接触,占41.2%;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75d;发病比较集中的疫点有2个.主动监测1 119人,皮肤过敏试验阳性65人,阳性率5.8%. 结论 河南省焦作市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季节发病高峰可能与产羔季节有关,男性青壮年发病较高与牲畜接触的频率相对较高有关,疫点发生在贩卖、屠宰、养殖、皮毛加工比较集中的村庄,人间主动监测阳性率较高,预示可能疫情有扩大趋势;应深入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基层防治技术水平,做好人间和畜间布病监测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0~2005年河南省焦作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来源期刊 地方病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情 分析 焦作,河南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防治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16.7|R181.81
字数 2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11.2006.05.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小利 7 25 3.0 5.0
2 任东 2 11 2.0 2.0
3 周睿 2 11 2.0 2.0
4 王军 6 24 3.0 4.0
5 吴保红 2 7 1.0 2.0
6 毋燕 3 20 2.0 3.0
7 石凌云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鲁氏菌病
疫情
分析
焦作,河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双月刊
1000-3711
65-1102/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58-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