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采用每天9 h和15 h两种光照条件对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和温带玉米自交系黄早四进行处理.以玉米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分离到1个1 265 bp的全长cDNA克隆,序列比较表明其为拟南芥LFY基因的同源基因,命名为类LFY(基因登录号为DQ343237).类LFY与同源基因zfl2、RFL、LFY和FLO的同源性依次为93%、84%、57%和57%.它的DNA序列和推论的蛋白质序列与zfl1同源性最高,其编码的蛋白质与zfl1相比在第28、29和160位分别少1个丙氨酸、脯氨酸和苏氨酸,在188位置多1个甲硫氨酸.该基因在2个供试自交系茎尖中长日照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持续表达,短日照条件下生长早期和后期不表达,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玉米光周期敏感类Hd6基因的克隆和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光周期敏感
基因克隆
实时定量RT-PCR
玉米
花鲈OPN5基因克隆及其在光周期处理下的表达特征
花鲈
OPN5基因
光照周期
组织特异性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主基因的效应
大豆
近等基因系
生育期基因
光周期
开花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大豆
开花后光周期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QTL定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类LFY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表达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光周期 类LFY基因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6-12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6.08.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铁固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12 231 8.0 12.0
2 库丽霞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7 537 15.0 20.0
3 陈彦惠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81 1071 20.0 29.0
4 任永哲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10 141 5.0 10.0
5 陈晓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11 187 7.0 11.0
6 常胜合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 26 317 9.0 17.0
7 高伟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5 119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光周期
类LFY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