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西不同的人性论预设,导致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路径.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
推荐文章
总体设计部构想与习近平治国方略
总体设计部
系统工程
中国梦
总布局
新常态
全面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
法治文明
民主
人权
论尧舜治国方略及其历史贡献
尧舜
治国方略
历史贡献
人性假设理论对现代员工管理的启示
人性假设理论
员工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治国方略与人性假设
来源期刊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治国方略 人性善 人性恶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42.3
字数 6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523.2006.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余华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46 178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治国方略
人性善
人性恶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5-0523
36-1035/U
大16开
中国南昌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6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