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胡颓子叶(Elaeagnus pungens Thunb.)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层析以及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胡颓子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hentriantane)(1),羽扇豆醇(lupeol)(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和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5-d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5).结论: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推荐文章
胡颓子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胡颓子叶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胡颓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综述
胡颓子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大叶胡颓子根和茎化学成分预试的对比研究
大叶胡颓子
成分预试
对比研究
胡颓子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胡颓子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胡颓子叶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胡颓子 胡颓子科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成分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3-4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27.11
字数 2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06.03.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鑫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代合成研究室 37 502 8.0 22.0
3 朱瑞良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6 598 10.0 24.0
6 黄浩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代合成研究室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149)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颓子
胡颓子科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