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抵抗型小鼠CD+4T细胞在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以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于自愈后30 d、60 d和90 d,分别用同种疟原虫进行再次感染.以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小鼠虫体血症水平,采用ELISA法和Griess反应分别检测初次及再感染后第3 d和第10 d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NO水平和血清中特异性IgG水平,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中CD+4T细胞百分率.结果 初次感染后第3 d,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出现于小鼠的外周血中,且其脾细胞可产生高水平的IFN-γ和NO;感染后10 d,IFN-γ和NO回落至感染前水平,CD+4T细胞百分率有所下降,但特异性IgG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与初次感染相比,再感染过程中仅出现一过性低水平的虫体血症,再感染后第3 d和第10d的CD+4T细胞百分率和IFN-γ及NO水平均未出现有意义的变化,而高水平IgG一直持续存在.结论 与再次感染相比,约氏疟原虫感染的抵抗型小鼠在初次感染早期可建立更为显著的CD+4Th1型细胞反应.
推荐文章
腹腔单核细胞对约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免疫作用
约氏疟原虫
鬼形红细胞
腹腔单核细胞
鬼形红细胞中约氏疟原虫的形态
约氏疟原虫
裂体增殖
鬼形红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应答早期中的作用
约氏疟原虫
CD4+CD25+调节T细胞
细胞因子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约氏疟原虫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D+4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抵抗型小鼠模型中的作用与地位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疟原虫 CD+4T细胞 初次感染 再感染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0-7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5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6.08.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英杰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63 150 5.0 9.0
2 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40 540 11.0 19.0
3 刘军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07 411 12.0 16.0
4 马世红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6 20 3.0 4.0
5 冯辉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49 91 4.0 6.0
6 吴忆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疟原虫
CD+4T细胞
初次感染
再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