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气相反应法,以纯钨丝为原料,制备了WO3粉末,又以此WO3粉末为基材,掺用溶胶-凝胶制成的TiO2,制作了H2S气敏传感元件.在性能测试中发现,该元件对浓度为10×10-6H2S的灵敏,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文中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入手,对材料的敏感机理作了分析.
推荐文章
WO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分析
WO3
纳米颗粒
气敏传感器
WO3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正丁醇气敏性能研究
WO3
纳米纤维
正丁醇
气敏性能
溶胶-凝胶法WO3纳米粉体的气敏性能研究
电子技术
溶胶-凝胶法
掺杂
三氧化钨
二氧化钛
气敏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相法WO3纳米粉体的H2S气敏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WO3 气相反应法 气敏材料 H2S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P212.2
字数 22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06.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金阳 福州大学电子系气湿敏传感器研究所 11 57 4.0 7.0
2 黄世震 福州大学电子系气湿敏传感器研究所 93 587 13.0 19.0
3 林伟 福州大学电子系气湿敏传感器研究所 121 547 12.0 17.0
4 陈伟 福州大学电子系气湿敏传感器研究所 27 177 7.0 13.0
5 黄建敏 福州大学电子系气湿敏传感器研究所 2 2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WO3
气相反应法
气敏材料
H2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