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我国各地在教育技术设备条件,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要迎接新课改,适应新课改,就需要广大教师将校本实践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结合实际教学问题,开展教育技术方面的终身学习,持续专业技能的发展与完善。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专业发展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技能要有一个不断学习过程,其学习目标定位于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知识。如今,人类已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在信息化环境下,广大中小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转化角色,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以应对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教学素质,笔者认为必具备以下四点:一、要具备全面掌握并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远程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及相关的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创设一种新型教学环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体现出“自主、探究、合作”的特征,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