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初步建立主动脉中膜分层方法的基础上,对其层间剪应力(ISS)进行分析.方法 取人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近段和降主动脉远段标本,分为腹侧和背侧两部分,在立体显微镜下,将主动脉组织大体均匀分层,并测定相邻两层间的周向和纵向层间剪应力.结果 主动脉壁至少可分为4层.同一层间剪应力在不同部位相比较:降主动脉近段中间两层间的剪应力显著低于升主动脉(P<0.05),内侧和外侧各层间剪应力在各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主动脉近段中间两层间剪应力在腹、背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主动脉段不同层间剪应力相比较:降主动脉近段腹侧和背侧中间两层间剪应力均显著低于内侧和外侧(P<0.05);降主动脉近段中间两层间剪应力在腹侧不同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背侧周向显著高于纵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主动脉中膜可以进一步分层研究.降主动脉近段腹侧中层和背侧中层纵向均是潜在的夹层间隙容易形成的部位.
推荐文章
主动脉中膜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动物模型的建立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中膜
炎性因子
全身炎症反应
正交层合板压缩条件下平均层间剪应力计算
正交层合板
层间剪应力
泊松效应
变形协调
带膜支架腔内植入升主动脉治愈全主动脉夹层
支架型人工血管
腔内血管外科
升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主动脉中膜分层方法的建立及其层间剪应力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血管力学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13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2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1-9030.2006.11.02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疾病
血管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月刊
1001-9030
42-1213/R
大16开
武汉市东湖路165号
38-8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6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98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