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常用的近交系小鼠核心群和生产群进行遗传质量监测,观察2者之间的遗传质量差异,为近交系小鼠保种繁殖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化标记法和微量细胞毒实验对3个近交系小鼠BALB/c、C57BL/6、DBA/2的核心群(n=6)和生产群(n=30)进行遗传质量监测.生化标记法检查的位点有Idh-1、Car-2、Gpd-1、Hbb、Es-1、Es-2、Mod-1、Es-3和Akp-1;微量细胞毒实验检查的位点有Thy-1、H-2K和H-2D.结果:在所监测的9个生化标记位点上,核心群和生产群都符合品系标准.在免疫学位点上,3个品系的核心群和DBA/2品系的生产群符合品系标准,C57BL/6和BALB/c的生产群中分别发现2个(Thy-1a/b和H-2Db/d)和4个(H-2Kd/b)变异的个体;H-2Kb抗血清对BALB/c的细胞毒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近交系小鼠核心群和生产群在遗传质量上可能出现差异,生产群的遗传质量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推荐文章
DNA指纹技术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
DNA指纹法
遗传学
小鼠
近交系
微卫星技术对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的分析
微卫星
近交系小鼠
遗传质量
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监测
近交系小鼠
遗传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交系小鼠核心群和生产群遗传质量监测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近交系小鼠 遗传质量监测 核心群 生产群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8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13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6.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玫蕾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15 86 5.0 9.0
2 薛敬礼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5 133 6.0 10.0
3 祝庆蕃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交系小鼠
遗传质量监测
核心群
生产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