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O在Au(111)表面上的吸附能、吸附结构、功函数、电子密度和投影态密度,给出了覆盖度从0.11ML到1.0ML的范围内,O的吸附特性随覆盖度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O的稳定吸附位为3重面心立方(fcc)洞位,O在fcc洞位的吸附能对覆盖度比较敏感,其值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O诱导Au(111)表面功函数的变化量与覆盖度成近线性关系,原因是Au表面电子向O偏移,形成表面偶极子;O-Au的相互作用形成成键态和反键态,且反键态都被占据,造成O-Au键很弱,O吸附能较小.
推荐文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O(111)的表面吸附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CuO
NO
吸附
吡啶类缓蚀剂及其在Al (111)表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缓蚀剂
密度泛函理论
吡啶类化合物
Al (111)表面
吸附
反应活性
Ba2+在KDP(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KDP晶体
Ba2+
Cl-在Al(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吸附
吸附能
表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在Au(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表面吸附 A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特性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57-3164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
字数 56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6.08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望宇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 55 530 14.0 20.0
2 邓辉球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 30 190 8.0 13.0
3 李微雪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7 42 4.0 6.0
4 曾振华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吸附
A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jj.hnst.gov.cn/
项目类型:一般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