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本来是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现在却成为一些暴虐事件滋生的温床;本来可以成为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2006年的网络,是个多事之年,“网络暴民”层出不穷,网络暴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推荐文章
中国旅游名山网络关注度时空差异分析
中国旅游名山
百度指数
差异分析
关注日常生活的建筑现象学与中国式缺失
建筑现象学
场所精神
空间知觉
中国式缺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注“网络暴民”现象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网络 《中国新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纽约时报》 暴力事件 海外媒体 建设性意见 民意表达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21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
《中国新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纽约时报》
暴力事件
海外媒体
建设性意见
民意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