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特别适宜手部远端的组织缺损修复,所以了解贵要静脉远端的营养血管及与邻近骨、皮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血供关系对临床上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设计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前臂尺侧缘远端的动脉穿支,为前臂尺侧缘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设计提出解剖学理论.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于2004-05/10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研究材料为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将30侧成人上肢标本,以尺骨茎突为观测标志点进行显微解剖.主要观察指标:重点观察:①前臂尺侧缘远端的动脉穿支来源.②动脉穿支与贵要静脉远端的营养血管.③营养血管与邻近骨、皮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血供关系.④贵要静脉的浅深交通支.结果:①前臂尺侧缘远端的动脉穿支来自:尺动脉的皮支5~9支,外径(0.7±0.3)mm,尺动脉腕上皮支1~3支,外径(0.6±0.3)mm.在尺骨茎突上方6.0~16.0 cm,骨间前动脉发骨皮穿支二三支,骨间后动脉发骨皮穿支1~3支,二者外径在0.4~1.2 mm,分布尺骨中下段骨膜及相应区域的皮肤.②上述动脉穿支均发皮支、筋膜支、骨膜支、贵要静脉和皮神经营养血管支,形成贵要静脉旁血管链和皮神经干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尺侧缘远端的动脉穿支是贵要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营养血管与邻近的骨、皮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同源,是设计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的远端蒂复合瓣,旋转轴点可达腕关节平面,用于转位修复手部远处的组织缺损.
推荐文章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肌间隔动脉穿支
远端蒂复合瓣
浅深静脉交通支
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应用解剖
前臂外侧皮神经
头静脉
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应用解剖
前臂后皮神经
营养血管
远端蒂
复合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贵要静脉 肌皮神经 外科皮瓣 前臂
年,卷(期) 2006,(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28,封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8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4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宏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 3 10 2.0 3.0
2 张发惠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 19 98 6.0 9.0
3 郑和平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 10 48 4.0 6.0
4 张国栋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 6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贵要静脉
肌皮神经
外科皮瓣
前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