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紧束缚能带理论,利用所提出的考虑卷曲效应的紧束缚能量哈密顿量,建立了公度双壁碳纳米管(DWNT)的能带结构模型;基于碳纳米管(CNT)发射电流与其能带结构的相关性,定量分析了公度DWNT的层间耦合作用对其场发射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层间耦合作用下,DWNT的带结构中部分简并能级发生劈裂,同时使禁带宽度发生改变.前一个因素增加了电子发射的通道,后一个因素改变价带中参与发射的电子数量,导致在一定外电场下,DWNT与其外层的SWNT相比,场发射电流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半导体性管发射电流增幅比金属性管大,在5V/μm电场下,扶手椅型(6,6)和(12,12)、锯齿型(10,0)和(20,0)、手性管(8,2)和(16,4)发射电流增幅分别为3%,10%,4%左右.本研究揭示了层间耦合在DWNT的电子输运与发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认识和理解DWNT乃至于MWNT的场发射机理有较大的帮助.
推荐文章
场发射用碳纳米管的研究
碳纳米管
场致发射
FED
纳米材料
浅谈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差异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差异
新型圆柱结构的场发射碳纳米管发光管
碳纳米管
场发射
发光管
发光亮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度双壁碳纳米管层间耦合对其场发射特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公度双壁碳纳米管 能带结构 层间耦合作用 卷曲效应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283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4
字数 52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6.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长纯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15 2372 22.0 41.0
2 贺永宁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58 265 9.0 12.0
3 曾凡光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9 49 5.0 6.0
4 刘兴辉 辽宁大学物理系 36 128 6.0 10.0
6 保文星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0 350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度双壁碳纳米管
能带结构
层间耦合作用
卷曲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