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牙本质湿粘接剂形成的粘接界面的微观特点.方法分别用两类5种牙本质湿粘接系统将Chrisma B20树脂粘接在新鲜的人牙本质上,通过TEM的观察,分析不同类型湿粘接系统形成的粘接界面的特点.结果五种粘接系统在湿粘接时都可以形成比较理想的粘接界面.粘接剂可以渗透到牙本质表面和牙本质小管周围脱矿形成的胶原纤维网中,形成混合层;粘接剂同时渗入牙本质小管和部分侧枝小管中,形成树脂突.以酒精和水为溶剂的粘接系统形成的粘接界面中存在过度润湿现象,即在粘接界面中存在大小不一的水泡状结构,提示此时界面的密封性降低,并影响到最终的粘接强度.结论润湿状态可以很好的保持脱矿后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从而于利于粘接剂的渗透,形成较为理想的粘接界面,提高粘接强度.
推荐文章
不同类型牙本质保护膜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即刻牙本质封闭
牙本质保护膜
粘接强度
断裂模式
酸蚀时间对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粘接界面形态的影响
牙本质粘接剂
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酸蚀,牙
酸蚀时间
生物活性玻璃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影响
牙本质粘接
生物活性玻璃
再矿化
微拉伸粘接强度
微渗漏
酸蚀剂浓度对牙本质湿粘接界面影响的LSCM研究
牙本质
酸蚀
激光
显微镜检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牙本质湿粘结剂粘接界面的TEM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牙科粘固剂 牙本质/超微结构 牙粘合 拉伸强度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9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4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6.07.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潇 广州军区总医院口腔科 31 147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牙科粘固剂
牙本质/超微结构
牙粘合
拉伸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