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阐述罕见的婴儿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结果 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5岁,绝大部分在10岁以下,本例患者是生后6个月的婴儿,显然是属胚胎时期形成的恶性肿瘤.肿瘤位于睾丸旁,大部分瘤细胞的细胞核为梭形,并呈束状交错排列,其间夹杂着的小圆形瘤细胞是幼稚的胚胎性瘤细胞,该细胞核深染,有明显的病理性核分裂,在生物学上,这种细胞越多,则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细胞表达Actin(横纹肌)(+ +);MyoD(+);Vimentin(+ +);NF(-);肿瘤间质血管平滑肌Actin(平滑肌)(+ +).结论 此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表现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发病年龄越小,其预后越差.
推荐文章
41例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横纹肌肉瘤
骨髓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滑鼠蛇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学观察
滑鼠蛇
横纹肌肉瘤
脓性增生
钙化
儿童横纹肌肉瘤治疗进展
横纹肌肉瘤
综合治疗
预后
子宫横纹肌肉瘤诊断的研究进展
肿瘤/肉瘤
横纹肌
子宫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婴儿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形态观察与分析
来源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婴儿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06,(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7
页数 1页 分类号 R738.7
字数 12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246.2006.24.09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秀君 5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卫生职业教育
半月刊
1671-1246
62-1167/R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60号
54-8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65
总下载数(次)
49
总被引数(次)
781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