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观察6-氨基己酸(EACA)治疗输液/输血发热反应的疗效.方法 2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应用非那根注射液25 mg肌注,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以上(平均6.15 mg);治疗组(16例)静脉应用EACA治疗(平均2.23 g),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发热反应开始缓解时间分别为(17.4±8.16)min和(3.8±2.18)min,完全好转的时间分别(31.1±7.20)min和(7.2±4.64)min,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01).另有2例患者先按对照组治疗方案处理,在用药后15~20 min病情有加重趋势,而改用EACE治疗,病情得以迅速控制.结论在治疗输液/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时,EACA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药物.
推荐文章
甘露醇及6-氨基己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甘露醇
6-氨基己酸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流速度
对比研究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输血不良反应
少白细胞技术
常规输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氨基己酸治疗输液/输血发热反应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输血 输注,静脉内 发热 过敏反应 治疗 6-氨基己酸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10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06.1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庄传昌 2 3 1.0 1.0
2 曾儒欣 5 16 3.0 4.0
3 林宝秋 5 7 2.0 2.0
4 蔡跃林 1 0 0.0 0.0
5 陈仲慧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血
输注,静脉内
发热
过敏反应
治疗
6-氨基己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