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MIR)组、L-精氨酸(L-Arg)治疗组.对缺血心肌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三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ICAM-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中性粒细胞(PMN)计数.与对照组比较,MIR组和治疗组再灌注各时相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与MIR组再灌注对应时相比较,治疗组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MIR组缺血30min时相与对照组相比NO、NOS无差异,再灌注后二者开始下降,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与MIR组再灌注对应时相比较,治疗组NO及NOS均显著增加,随缺血后再灌注时间延长,PMN逐渐增加,治疗后PMN显著下降.提示MIR有大量PMN浸润,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ICAM-1参与介导PMN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浸润和MIR的发生、发展,L-Arg可通过增加NO、减少PMN浸润起心肌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精氨酸
血管紧张素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细胞间粘附分子1
L-精氨酸对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乳兔窦房结细胞损伤的影响
缺血-再灌注
L-精氨酸
窦房结
细胞培养
乳兔
L-精氨酸-NO途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离体大鼠心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精氨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一氧化氮 中性粒细胞 L-精氨酸
年,卷(期) 2006,(1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1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6.1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俊海 江苏大学医学院 26 142 7.0 10.0
2 陈素仙 江苏大学医学院 23 148 7.0 11.0
3 陈永昌 江苏大学医学院 59 228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缺血
再灌注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一氧化氮
中性粒细胞
L-精氨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