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是痴呆的一个因素,国外学者研究发现APP17肽对其可能产生影响.目的:观察注射APP17肽后糖尿病小鼠Tau蛋白Ser202/Thr205磷酸化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材料:实验在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北京市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完成.选用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18只,体质量28~32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APP17肽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方法:用链脲佐菌素选择性地破坏胰岛β-细胞,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给予治疗.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AT-8(抗Ser202/Thr205特异单抗)免疫组化染色.主要观察指标:①形态学观察.②AT-8分布.③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 结果:糖尿病组AT-8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压后颗粒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而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压后颗粒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且着色淡.结论:糖尿病脑内多个区域的神经元可能存在较多的AT-8阳性细胞,而APP17肽可能使AT-8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
推荐文章
糖尿病大鼠脑皮质tau过度磷酸化的机制及氯化锂的作用
糖尿病
氯化锂
糖原合酶激酶-3
tau蛋白
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花萼海绵诱癌素
tau
褪黑素
过度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
雷公藤红素对肝叶部分切除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及海马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肝叶部分切除术
Tau蛋白
磷酸化
认知功能
雷公藤红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PP17肽改善糖尿病小鼠脑组织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糖尿病 Tau蛋白质类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年,卷(期) 2006,(44) 所属期刊栏目 糖尿病康复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2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44.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亚平 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6 8 2.0 2.0
2 王蓬文 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35 202 8.0 12.0
3 盛树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 114 875 13.0 24.0
4 赵志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 62 443 11.0 18.0
5 姬志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 70 476 12.0 18.0
6 陆珊 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6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尿病
Tau蛋白质类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