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稳定有效、易于重复的心肌缺氧模型.方法:实验于2000-01/03在中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完成.选用出生5~7 d,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缺氧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将缺氧组大鼠5只喂养于含低浓度氧气的混合气体(气体成分:体积分数为0.07 O2,体积分数为0.05 CO2,体积分数为0.88 N2)中5 h,对照组不予处理.观察缺氧前后呼吸频率、活动状态、心肌颜色、心率、心律等的变化,分别测血气、心肌组织ATP酶、心肌含水量,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等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大鼠1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缺氧前后呼吸频率、活动状态、心肌颜色、心率、心律变化:实验前呼吸平均112次/min.缺氧组置于缺氧环境1 min后呼吸频率明显增快;3 min后呼吸急促;缺氧30 min后呼吸平均178次/min;120 min后呼吸次数无明显增加(150~220次/min);缺氧5 h后开胸见心率快而不易数清,心肌收缩无力,节律不十分规则,偶有二联律出现,心肌及血液颜色呈暗红色,血液类似静脉血.对照组大鼠直接开胸取血时可见窦性心律250次/min,心搏有力,血液颜色鲜红.②两组大鼠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结果:缺氧组pH,PaO2,PaCO2,SaO2,HCO3-低于对照组,缺氧组K+高于对照组(pH为7.27和7.37,PaO2为3.95和13.56 kPa,PaCO2为3.20和5.00 kPa,SaO2为65%和99%,HCO3-为19.6和21.9 mmol/L,K+为5.3和4.5 mmol/L,P<0.05).③两组大鼠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对照组高于缺氧组(0.57,0.42 μkat/g,P<0.05).④两组大鼠心肌组织CK-MB含量:对照组与缺氧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两组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对照组可见线粒体分布均匀整齐,排列紧密,双层膜结构清晰,无明显肿胀;缺氧组可见线粒体轻度肿胀,密度降低,核膜清晰,核仁明显,染色质有边集.结论:单纯缺氧并不能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建立的模型技术操作容易,设备要求简单,各项指标易于控制,效果比较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模拟临床缺氧患者的心肌损伤状况而以作为未成熟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