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H反射潜伏期以及H反射恢复曲线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天后检测大鼠H-反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右侧(瘫痪侧)H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H波潜伏期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反射恢复曲线的H/M值随S1和S2刺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最高达到2.3±0.597,是正常组的3倍以上;电针组H/M值最高仅为1.09±0.307,略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脑梗死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实验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大鼠脑损伤机制的研究
梗塞,大脑中动脉
脑水肿
显微镜检查,电子,投射
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脊髓损伤/针灸疗法
大鼠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H反射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针 阳陵泉 H波潜伏期 H反射恢复曲线 脑梗死 痉挛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5.9+7
字数 30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7.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红 89 542 13.0 18.0
2 金荣疆 132 841 16.0 23.0
3 罗荣 41 670 15.0 25.0
4 朱天民 88 663 16.0 21.0
5 冯媛 6 91 5.0 6.0
6 郑重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48 348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针
阳陵泉
H波潜伏期
H反射恢复曲线
脑梗死
痉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