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术后腹腔引流液的监测在诊断和治疗胰漏中的地位.方法:前瞻性收集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经我组手术治疗的93例胰腺肿瘤病人胰肠吻合口处的腹腔引流液,对其进行淀粉酶测定和细菌学培养.采用国际认可的胰漏定义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93例病人中28例发生胰漏,胰漏发生率为30.1%.单因素分析发现淀粉酶数值的增高趋势(P=0.004)、术后第3天的淀粉酶含量(P<0.001)、术后第7天的淀粉酶含量(P<0.001)、术后第7天的总胆红素(P=0.037)和结合胆红素(P=0.021)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术后第3天的淀粉酶含量(P<0.01)与术后胰漏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术后对胰肠吻合口引流液淀粉酶的动态监测十分必要,结合其他生化指标的监测,可较有效地获知早期胰漏的发生,对其进行有效临床干预,更好地指导临床.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术后腹腔引流液监测在胰漏诊断中的地位
来源期刊 外科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胰腺切除术 胰漏 手术后并发症 诊断 引流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4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9
字数 29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10.2007.05.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靳大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105 503 13.0 17.0
2 楼文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153 592 12.0 19.0
3 徐彬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24 127 7.0 10.0
4 施晨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8 58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胰腺切除术
胰漏
手术后并发症
诊断
引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科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007-9610
31-1758/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0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