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二茂铁为催化剂、有机小分子碳氢化合物为液态碳源,采用化学液相气化沉积工艺制备出密度为1.67 g/cm3的大尺寸C/C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催化剂含量对C/C复合材料基体织构的影响,加入催化剂后材料的组织结构趋向于生成光滑层和各向同性热解碳,并在碳基体中伴生有碳纳米线和多壁碳纳米管的生成.当催化剂含量(<1%)较低、沉积温度较高时有碳纳米线出现,且随着催化剂含量增加,碳纳米线直径由50~100 nm减小到20 nm,长度逐渐增加;当催化剂含量大于1%时,此时出现多壁碳纳米管,直径在30~100 nm之间,项部并有碳包覆金属颗粒的生成.
推荐文章
化学液相气化沉积C/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C/C复合材料
化学液相气化沉积
催化
显微组织
炭/炭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沉积工艺进展
炭/炭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CVD)
工艺
新型隔热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隔热材料
炭/炭复合材料
低密度
影响因素
基体炭对反应熔渗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C/C-SiC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Si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催化剂对化学液相气化沉积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基体织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化学液相气化沉积 炭/炭复合材料 催化 碳纳米管 碳纳米线
年,卷(期) 2007,(z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0-5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3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185x.2007.z3.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贺军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351 3778 28.0 39.0
2 李克智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171 1707 23.0 30.0
3 李新涛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9 47 3.0 6.0
4 魏剑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5 48 3.0 5.0
5 廖晓玲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液相气化沉积
炭/炭复合材料
催化
碳纳米管
碳纳米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月刊
1002-185X
61-1154/TG
大16开
西安市51号信箱
52-17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92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83844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