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体外实验对于4种粘接系统(OptiBond FL,Solid bond,OptiBoncl Solo,Etch & Prime3.0)粘接效果优劣排列顺序的影响并确定术者操作对于推出(push-out)实验结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用180颗拔除的离体磨牙,通过剪切实验、拉伸实验和推出实验来对4种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进行评价.在推出实验中分别由2名术者来粘接2组样本.另外,V类洞边缘适应性用扫描电镜观察和染料渗透实验来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的实验方法和粘接系统所测定的粘接强度差异显著.剪切力实验和拉伸实验中测定的平均粘接强度的强弱排列顺序一致,但用推出实验测定的却不同.而且,推出实验测定的材料强弱排列顺序与操作者有关.材料的粘接强度和边缘适应性之间没有相关性.对于V类洞而言,边缘裂缝的形成比例和染料渗透有弱相关性.结论 基于不同的体外实验结果来比较牙本质粘接系统有误导的作用.操作者对于推出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推荐文章
不同类型牙本质保护膜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即刻牙本质封闭
牙本质保护膜
粘接强度
断裂模式
次氯酸钠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牙本质
次氯酸钠
微拉伸粘接强度
碳化二亚胺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
碳化二亚胺类
交联试剂
牙本质
牙黏合
微拉伸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检测方法和术者对牙本质粘接系统粘接效果影响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牙体牙髓病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春艳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5 3 1.0 1.0
2 Karlheinz Moll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 0 0.0 0.0
3 Andreas Fritzenschaf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 0 0.0 0.0
4 Bernd Haller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双月刊
1009-2900
11-4430/R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