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盆地面积5×10^4km^2,目前已生产石油300多亿桶,估计可采石油储量为440多亿桶。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的核心成分是:(1)世界级优质烃源岩[上白垩统拉卢纳组(LaLuna)],其沉积环境是缺氧的陆架-陆坡,并经历过间歇性有氧作用和构造活动改造;(2)在始新世和中新世河流三角洲环境中沉积的优质碎屑岩储层;(3)两期均有大规模油气生成的快速构造沉降,第一期出现在古近纪加勒比一南美板块的斜向碰撞阶段,而第二期发生在新近纪塞拉德佩里(SierraDePerijfa)和梅里达安第斯山的隆起过程;(4)沿着走滑断层、正断层和反转断层以及晚始新一渐新统区域不整合面发生了石油的侧向和垂向运移。 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圈闭严格受马拉开波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在古近纪,于盆地东北边缘发育的前渊和马拉开波台地上与裂谷作用有关的侏罗系断层的走滑复活,决定了烃源岩和储集岩沉积的早期构造背景。盆地北一东北边缘地下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已上倾运移进入盆地中南部的上覆始新统碎屑岩储层,而运移通道就是南北走向的走滑断层。马拉开波盆地附近的塞拉德佩里哈和梅里达安第斯山在渐新世一中新世发生了隆起,使该盆地大部分范围出露地表,而这个时期正是盆地含油气系统发育的第二阶段。盆地周围山脉的隆起使盆地内部发生褶皱并下挠,形成了大面积的马拉开波向斜。由于马拉开波向斜的形成,在向斜盆地的中部和南部开始生油,同时所生成的油气向北运移。油气沿着复活的走滑断层向马拉开波向斜的翼部运移并进入隆起山脉附近的中新统地层。选出的石油已在马拉开波盆地边缘形成了大量地表油苗。
推荐文章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
构造演化
地质响应
控制作用
马拉开波盆地
委内瑞拉
论含油气盆地流体系统
含油气盆地
地下水系统
含油气系统
流体压力封存箱
异常高压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焉耆盆地
含油气层系
油气藏
圈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拉开波盆地的含油气系统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马拉开波盆地 含油气系统 优质烃源岩 走滑断层 垂向运移 碎屑岩储层 石油储量 沉积环境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97
页数 16页 分类号 TE1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拉开波盆地
含油气系统
优质烃源岩
走滑断层
垂向运移
碎屑岩储层
石油储量
沉积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双月刊
北京学院路3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