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水杨酸甲酯(正庚烷)/吐温80(吐温60)/正构醇/水等微乳体系的增溶水量进行了研究,由拟三元相图计算并比较各个体系的微乳区域及液晶区域面积大小.结果发现:当微乳界面膜上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总量增多,则相应的微乳体系增溶水量较大;微乳界面膜的混乱度增大,柔性增大,使得微乳界面膜易于弯曲,使微乳易于形成规整的球体,相应的微乳增溶水量较大.
推荐文章
W/O型微乳液最大增容水量的研究
微乳液
电导率
最大增溶水量
微乳液的增溶、相态及微乳液/中空纤维膜萃取钕
非离子型微乳液
增溶性质
中空纤维膜
萃取
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的增溶水量研究
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溶水量
W/O型环己烷微乳液的研究
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相行为
电导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乳液组分对其增溶水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乳液 界面膜 增溶水量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23.92
字数 40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53X.2007.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鲁传华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52 277 10.0 14.0
2 吴鸿飞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28 77 5.0 7.0
3 闵智伟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乳液
界面膜
增溶水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化工
双月刊
1008-553X
34-1114/TQ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阜阳北路363号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内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22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