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分别对具代表性的2003~2005年的烤烟样品和2005年烤烟样品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灰分、尼古丁、石油醚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中性成分4种成分含量间的关系模型,经57个代表性样品预测精度的分析,F检验结果显示:灰分为1.237 1;尼古丁为1.826 2;石油醚提取物为1.666 7;石油醚提取物中性成分为4.631 1.两类近红外预测模型对灰分的预测没有显著性区别,而对尼古丁、石油醚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中性成分的预测有显著性区别.
推荐文章
近红外检测把烟叶片化学成分技术研究
近红外
烟叶
化学成分
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纤维化学成分预测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
植物成分
预测
定量分析
声光可调-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烟草主要化学成分
声光可调滤光器
近红外光谱
烟草化学成分
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光谱法预测粗皮桉木材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粗皮桉
木材
近红外光谱
综纤维素
木质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烟草样品中几种化学成分的近红外分析精度研究
来源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灰分 尼古丁 石油醚提取物 石油醚提取物中性成分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3
字数 17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513.2007.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吉寿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52 298 10.0 13.0
2 刘巍 28 537 13.0 22.0
3 李红军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32 2.0 2.0
4 梁菁菁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 3 1.0 1.0
5 王志飞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分
尼古丁
石油醚提取物
石油醚提取物中性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8513
53-1192/N
大16开
中国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5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