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确定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在测定全身和局部身体成份短期精确度,以指导临床监测方案.方法 对10名成年女性志愿者使用DXA(GE LUNAR PRODIGY型)骨密度仪进行了全身体成份测定.每名志愿者测量10次,每天重复5次分在2 d(间隔不超过4 d)中进行.志愿者测量期间饮食、运动等无明显改变,无腹泻等影响体重的疾病.每次测试需穿同样衣服,每次测量结束均离开骨密度仪,站到地面,下次测量再重新摆放体位.由同一名技师进行操作并分析.计算短期精确度.结果 全身、上肢、大腿、躯干、男性区域及女性区域骨矿含量测定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1.5%、0.9%、2.8%、3.4%和1.7%,脂肪测定的CV分别为1.2%、3.5%、2.3%、2.7%、3.4%和1.8%,组织测定的CV分别为0.7%、1.4%、1.8%、1.6%、2.2%和1.4%,脂肪百分比的CV分别为1.2%、2.4%、1.1%、2.1%、2.3%和1.5%.结论 全身体成份测定的CV在0.7%~1.2%,局部体成份测定的 CV大部分在1%~2.5%之间.局部测定的精确度不如全身测定的精确度.全身测定和局部测定的精确度均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需要.
推荐文章
X线放射外科治疗靶点定位精确度估计方法研究
放射外科
直线加速器
精确度
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分析
小麦区试
试验精确度
品种比较精确度
三维打印牙颌模型的计算机辅助测量与精确度研究
计算机辅助
牙颌模型测量
精确度
三维打印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身体成份精确度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精确度 身体成份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仪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3,2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07.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秋红 14 101 6.0 10.0
2 陈艳 5 5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16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确度
身体成份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