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杂散光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杂散光的来源,依据来源对杂散光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杂散光对光学系统的一些危害;通过引入PST和BRDF的定义,实现对杂散光进行定量化描述.杂散光的软件模拟分析是目前应用中的热点,介绍了软件分析的理论基础M-C方法,并列举了国内外常用的分析软件.光路分析之后,在系统中设置遮光罩和挡光环、采用适当的涂层成为阻挡杂散光的有力手段,因而被广泛采用.最后介绍了通过软件方法对光机设计无法完全消除的杂散光进行校正的一些进展.
推荐文章
激光调阻机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系统
激光调阻
变焦距光学系统在电视制导中的应用
电视制导
变焦距
光学系统设计
折反折光学系统的成像研究
薄透镜
折反折系统
等效
全日盲紫外成像探测仪光学系统设计
紫外成像
探测仪
同轴光学系统
分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学系统杂散光的消除方法
来源期刊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杂散光 PST BRDF 软件模拟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74
字数 4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141.2007.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原育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0 305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3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2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散光
PST
BRDF
软件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双月刊
1673-6141
34-1298/O4
大16开
合肥市1125信箱
26-145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1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