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云南腾冲上新统芒棒组中发现保存较好的植物分散角质层,共识别出7种:Reticutis solida,Reticutis tylotis,Fundicutis verriculis,Lusaticutis arizelis,Piliparicutis anfracta,Discrepoparicutis elongata,Enormicutis torquata,可归于6属,4亚类,4类,1个大类,表现出上叶角质层类型和下叶角质层类型的组合特征及上叶角质层类型的优先保存情况.从表皮细胞形态及气孔器等微观特征上看,具气孔的4种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表明它们可能分别来自不同的母体植物;其中3种角质层的母体植物极有可能为被子植物,并处于优势地位.滇西当时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气候,为分散角质层的母体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而该区植物分散角质层的发现为分析其母体植物,和重建古环境提供微体植物化石证据.
推荐文章
植物角质层基因研究进展
角质层
生物合成
转运
形成
基因
植物角质层蜡质的化学组成研究综述
角质层
蜡质
化学组成
植物果实角质层及其渗透性的研究进展
植物果实
角质层
渗透性
研究进展
种子引发对甜高粱角质层蜡质及其抗性的影响
甜高粱
角质层蜡质
种子引发
相对水分含量
失水率
抗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腾冲上新统芒棒组植物分散角质层研究
来源期刊 古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分散角质层 表皮构造 芒棒组 上新统 滇西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21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1
字数 59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1-6616.2007.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解三平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5 204 9.0 13.0
2 肖良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 113 7.0 9.0
3 韦利杰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 102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散角质层
表皮构造
芒棒组
上新统
滇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生物学报
季刊
0001-6616
32-1188/Q
大16开
南京北京东路39号
2-31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1
总下载数(次)
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