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原电池电化学成膜技术是一种新的、环境协调的薄膜制备技术.采用该技术路线在饱和氢氧化钡溶液中制备出了晶态的钨酸钡薄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光电子能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在碱性溶液中,钨经原电池电化学处理后,会在其表面生成结晶良好、具有白钨矿结构的钨酸钡薄膜.SEM观察表明,相对于采用恒电流制备的钨酸钡薄膜而言,在原电池条件下,晶体的尺寸更加细小,呈四方锥形的颗粒状,薄膜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XPS测试说明,采用原电池路线制备的薄膜,其Ba、W、O元素的价态分别为+2,+6和-2价.室温荧光测试表明,在紫外光(波长为235nm)激励下,钨酸钡薄膜将发射出中心波长为460nm、半高宽为140nm的荧光.
推荐文章
钨酸盐薄膜的原电池电化学制备技术及其发光性能
原电池电化学
钨酸盐
薄膜
发光光谱
电化学制备Ba1-x Srx MoO4薄膜及其表征
Ba1-xSrxMoO4薄膜
电化学
白钨矿
W/BDD薄膜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硼掺杂金刚石
电极
氧离子
电解
熔盐电化学制备金属及合金研究概况
熔盐电化学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碳酸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钨酸钡薄膜的原电池电化学制备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钨业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原电池电化学 钨酸钡 薄膜 荧光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B383|O646.542
字数 17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622.2007.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骞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41 174 8.0 11.0
2 王平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30 108 6.0 9.0
3 李之锋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28 56 3.0 6.0
4 游维雄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25 100 7.0 9.0
5 陈连平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11 1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电池电化学
钨酸钡
薄膜
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钨业
双月刊
1009-0622
11-3236/TF
大16开
江西赣州经济开发区迎宾大道62号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301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2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