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织纹螺体内毒素等、消长规律、毒素类型及织纹螺种类与毒性的关联性等,旨在发现织纹螺毒素及其强弱与地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制订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小鼠生物法测定织纹螺毒性;用ELISA法检测织纹螺STX,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的相关性.结果:从宁海、北仑、镇海、奉化4地长期监测点采集的127份织纹螺样品,检出毒螺63份,检出率49.6%,织纹螺样品的毒性高峰出现在1991年,低谷发生在1988年,其他年份虽有高低,但波动不算太大.不同栖息地毒螺检出率镇海区为31.43%、北仑区为39.29%、宁海县为73.08%、奉化市为25.00%,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20.18>χ20.01(3)=11.34,P<0.01).从中毒样品、市场样品与新产螺点3类130份不同来源的织纹螺样品中,检出有毒的织纹螺37份,检出率为28.5%,其中中毒样品毒螺检出率最高,其毒性也最强,与其他样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43,P<0.05).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正织纹螺带毒机率较高,且毒性强.结论:宁波市织纹螺各年份总体上保持着一定的毒性,其产生和消除是动态性的,无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宁海、北仑、镇海、奉化4地的织纹螺毒性存在差别,说明毒力强弱与地域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毒素的来源以赤潮等有毒生物为主,也不排除其他因素.毒素的成份除PSP外,还有其他麻痹类毒素存在.本市织纹螺毒性普遍较强,存在严重的食用隐患,应严格禁止食用.
推荐文章
应用黑褐新糠虾测试织纹螺毒性的初步研究
织纹螺
黑褐新糠虾
河豚毒素(TTX)
毒性测试
织纹螺毒素来源的研究
半褶织纹螺
毒素
诱食
毒性与无毒性织纹螺肌肉蛋白的差异分析
织纹螺
肌肉
SDS-PAGE
双向电泳
福建沿海织纹螺形态分类研究
织纹螺
贝壳形态
分类
福建沿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织纹螺毒性与地域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织纹螺 毒性 地域分布 相关性 研究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
字数 6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685.2007.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国章 86 687 12.0 23.0
2 徐景野 63 200 8.0 10.0
3 于梅 31 78 5.0 7.0
4 闫鹏 13 39 4.0 6.0
5 陈耀荣 6 29 4.0 5.0
6 秦品章 6 18 3.0 4.0
7 叶鹿鸣 8 7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织纹螺
毒性
地域分布
相关性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30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