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18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男82例,女98例;年龄<30岁44例,30~60岁104例,>60岁32例;体质指数<18.50 kg/m2 48例,18.50~22.99 kg/m2 94例,>22.99 kg/m2 38例),在胃肠造影机下口服钡剂分别进行直立仰头位、低头位咽腔及食管造影和摄片,通过X线造影片测量梨状隐窝下极分别在仰头位和低头位时与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对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均无影响;梨状隐窝下极在由低头位变为仰头位时相对活动度相当于5个1/3椎体高度,绝对活动度为(2.089±0.855)cm.结论:临床上食管造影尤其放置高位食管支架时,以梨状隐窝下极作为解剖学标志,动态推断食管入口的位置更为准确和科学.
推荐文章
X线下梨状隐窝下极位置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梨状隐窝
食管
内支架
X线
解剖学
梨状隐窝定位食管入口的解剖学基础
梨状隐窝
食管入口
支架
介入放射学
晚期梨状窝癌原发灶的手术治疗
下咽肿瘤
鳞状细胞
综合疗法
生存率
影响X荧光光谱仪测量准确度的几个因素
X荧光光谱仪
准确度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X线下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梨状隐窝 食管 内支架 X线 解剖学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0-7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3
字数 25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7.0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177 1164 18.0 24.0
2 韩新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386 1786 19.0 26.0
3 靳海英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放射科 44 138 6.0 9.0
4 尚琳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1 5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梨状隐窝
食管
内支架
X线
解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