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突出特点是饱含丰富的感情。诗歌教学的课堂上,同样需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学生只有融入诗境,才能真正懂得诗。在这节课上,孙老师以指导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中:以对朗读的表达恰当与否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以写、读,“答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苏菲的感情。这就使学生完全融入在诗歌里。学生一首首精彩动人的“答诗”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师生讨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又不时引用他人的诗作点评(尽管有的引用不一定恰当),从而以情激情,不断掀起情感活动的高潮,不断深化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这就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诗的课堂里,直到下课铃声把大家唤醒。这实在是难得的宝贵的境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听《哭亡女苏菲》有感
来源期刊 青年教师学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苏菲 诗歌教学 引导学生 文学样式 情感活动 感情 课堂 朗读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立康 16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菲
诗歌教学
引导学生
文学样式
情感活动
感情
课堂
朗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教师学报
双月刊
1672-0407
22-1221/F
大16开
长春市南岭投递局23号信箱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