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语境中,刑法谦抑主义价值理念体现在刑事政策理论和实践中,就是“合理组织对犯罪的反应”。概而言之。就是充分认识犯罪发生的必然性和恒久性,摒弃运用刑罚消灭犯罪的理想主义犯罪控制目标。确立容忍犯罪现象和一定犯罪率存在的现实主义犯罪控制目标;树立广义的刑事政策观,综合运用多种预防和控制方式“合力出击”抗制犯罪,优先运用刑法之外的其他刑事政策手段,着重发挥刑法的最后手段作用,把教育改善犯罪人作为狭义刑事政策的根本原则;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犯罪人,在运用刑罚严厉惩治少数严重犯罪的同时。对于绝大多数情节轻微或者社会危害性程度一般的犯罪,则慎用、少用乃至不用刑罚。以损害最小限度的权利自由为代价,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的目的,确保社会在有效抗制犯罪的良性循环中健康发展。
推荐文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法完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法修正案
法定刑
刑事政策和刑事法的关系
刑事政策
刑事法
犯罪化
非犯罪化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法三大原则的统一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刑法基本原则
法律法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刑法谦抑主义指导下的刑事政策观
来源期刊 广东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法谦抑主义 犯罪控制目标 广义的刑事政策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D9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法谦抑主义
犯罪控制目标
广义的刑事政策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法学
双月刊
广州市政民路51号15楼广东省法学会
出版文献量(篇)
127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