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如何确定外部声音刺激的特性及各种相关参数的设置与睡眠过渡过程中的脑状态之间的控制关系,以更好地抑制睡眠过渡过程中的有害认知活动,缩短入睡潜伏期.通过对睡眠正常组和异常组的入睡潜伏期进行对比测试,用微机监测被试对外部声音刺激的行为反应,根据行为反应水平,给被试相应的声音刺激并对其间隔和音量加以相应的控制.结果表明:睡眠正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15min以内,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为10min左右;睡眠异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30min以上,有的达到60min甚至更长,而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大都小于15min.由此看出,通过此方法睡眠异常组被试的入睡潜伏期减小到10~15min,接近于睡眠正常组被试的潜伏期.说明在抑制有害认知活动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声音刺激的负面影响-唤醒被试;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尤其对有失眠症状者效果更加显著.借助外部干预进行实时调节睡眠是缩短入睡潜伏期的一种有效手段,且可重复,易控制,无唤醒.
推荐文章
一种实时监控睡眠过程缩短入睡潜伏期的方法
入睡和睡眠障碍
潜伏期
认知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潜伏期时限对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围产结局影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潜伏期
围产结局
绒毛膜羊膜炎
潜伏期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硬膜外分娩镇痛
潜伏期
产程
并发症
基于潜伏期的网络蠕虫传播模型及其仿真分析
网络蠕虫
系统动力学
模型
潜伏期
免疫措施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部声音刺激对入睡潜伏期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入睡潜伏期 有害认知活动 外部声音刺激 脑状态 微机控制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3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278.2007.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素华 江西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1 1 1.0 1.0
2 朱启标 江西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1 1 1.0 1.0
3 魏庆国 江西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睡眠障碍
入睡潜伏期
有害认知活动
外部声音刺激
脑状态
微机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季刊
1672-6278
37-1413/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11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2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