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设计、菌落计数法测定其PAE.结果 奈替米星与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PAE最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铜绿假单孢菌最小,两者合用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PAE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对铜绿假单孢菌表现出协同或相加作用,单用与合用后PAE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两者联用可明显延长其PAE,联合应用优于单独使用.
推荐文章
格帕沙星与氧氟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抗生素后效应
格帕沙星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与奈替米星联合治疗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左氧氟沙星
奈替米星
头孢他啶
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
奈替米星
头孢他啶
抗生素后效应
氨基糖苷类新抗生素的筛选思路与依替米星的开发
遗传学途径
新抗生素筛选
依替米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左氧氟沙星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
来源期刊 江西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生素后效应 奈替米星 左氧氟沙星 联合用药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9
字数 15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94.2007.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群 南昌大学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部 20 30 3.0 3.0
2 潘小玲 南昌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16 41 4.0 5.0
3 夏春华 南昌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37 207 9.0 12.0
4 王晓华 南昌市卫生学校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 8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生素后效应
奈替米星
左氧氟沙星
联合用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4727
36-1323/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2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