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宫颈病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最佳的适合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40例宫颈锥切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全凭静脉组,即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复合微泵输注迪施宁(国产异丙酚)+瑞芬太尼;Ⅱ组为腰麻组,两组术中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呼吸循环情况.观察二组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Bis值及有无发生呼吸抑制,患者对麻醉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手术过程顺利,静脉组患者术中安睡,术中无知晓,术后10 min内清醒,对答准确,术后不用留置尿管.术后1 h均能起床活动,术者及患者对麻醉方式的选择满意.但有5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经面罩吸氧或经鼻置鼻咽通气管立即均能解决.腰麻组患者有10例病人术中强烈要求镇静,术后均需留置尿管,术后6 h需去枕平卧.术后2-4 h双下肢有麻木感.术者及患者对麻醉方式的选择欠满意.[结论]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确切,但静脉组患者术中安睡,无术中知晓,术后不用留尿管,术后清醒快且彻底,术后能早期活动及无不适感.故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但术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若出现呼吸抑制时应及早处理.
推荐文章
麻醉下宫颈CIN锥切术病人的临床护理观察
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
护理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附100例分析
宫颈原位癌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阴道镜
病理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手术治疗对妊娠结局影响的 Meta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妊娠结局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再行子宫全切术临床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
子宫全切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麻醉方式在宫颈锥切手术的综合分析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静脉麻醉 宫颈锥切术 异丙酚 瑞芬太尼
年,卷(期) 2007,(z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24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7.z1.1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麻醉
宫颈锥切术
异丙酚
瑞芬太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