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比较了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悬浮细胞在逐级放大摇瓶中的生长、黄酮产量以及营养消耗过程,以便了解其放大规律.结果表明,在250和500 mL摇瓶中,细胞的最大生物量、黄酮产量以及最大比生长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1 L的摇瓶中,这三种参数都显著地降低,分别比250 mL摇瓶中降低了27%,30%和27%.在逐级放大的摇瓶中,氮、磷、铵浓度都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尽管在1 L的摇瓶中磷消耗得最慢,但三种摇瓶中磷在细胞生长对数期基本都被消耗尽了.此外,硝态氮在第18天时基本被消耗完,而铵态氮在细胞收获时仍能维持在100 mg/L.因此在反应器中培养时,主要的培养条件还需进一步优化.
推荐文章
新疆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精制和含量测定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总黄酮
大孔树脂
紫外分光光度法
新疆胀果甘草粗提物和精制物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
新疆胀果甘草
增殖抑制
细胞凋亡
抗癌活性
甘草总黄酮对阿司匹林损伤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上皮细胞
甘草总黄酮
阿司匹林
动力传导,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胀果甘草悬浮培养细胞合成甘草总黄酮
来源期刊 云南植物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胀果甘草细胞 生长 黄酮产量 营养消耗 放大培养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845.2007.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龙江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63 4276 34.0 47.0
2 何峰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173 7.0 13.0
3 杨英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17 780 16.0 24.0
4 付春华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1 312 7.0 17.0
5 雷晶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 34 2.0 3.0
6 季家兴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6 130 5.0 6.0
7 陈雪红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3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4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胀果甘草细胞
生长
黄酮产量
营养消耗
放大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多样性(英文)
双月刊
2096-2703
53-1233/Q
昆明市盘龙区蓝黑路132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33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