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李通玄用"取象表法"的认知方式解读<华严经>,赋予华严十方以确切的八卦方位意涵,用<易>理积极建构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纳的功能与德行,同时在华严义理的干预下使中国传统的美学命题"得意忘言"有了新的意义走向,为后世提供了两种哲学对话的典型形式.
推荐文章
写作思维学论纲
写作思维学
思维训练
基本理论体系
金圣华翻译的阐释学研究
金圣华
翻译
阐释步骤
阐释学翻译观视阈下德译本《围城》语言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
围城
阐释学
语言文化专有项
译者创造性
“海洋世纪”的环境社会学阐释
海洋世纪
环境社会学
社会原因
社会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李通玄"《易》学华严"的思维特征及其阐释学意义
来源期刊 长江学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易》学华严 取向表法 阐释学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7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
字数 63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221.2007.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桑大鹏 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40 5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易》学华严
取向表法
阐释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学术
季刊
1673-9221
42-1754/H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文学院
38-432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