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磷酸川芎嗪滴丸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磷酸川芎嗪滴丸2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中药物的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磷酸川芎嗪滴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Ka为(0.151±0.144)min, Tmax为(40.5±15.5)min,Cmax为(1.7±0.3)μg/ml,t1/2β为(67.7±3.2)min,CL/F为(0.017±0.004)L·min-1·kg-1,AUC 0-300 min 为(181.5±40.3)μg·min-1·ml-1,AUC(0-∞) 为(209.6±46.6)μg·min-1·ml-1.结论:单剂量口服磷酸川芎嗪滴丸200 mg最佳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
推荐文章
磷酸川芎嗪pH敏感胃漂浮水凝胶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磷酸川芎嗪
pH敏感胃漂浮水凝胶
制备工艺
释放度
HPLC
磷酸川芎嗪滴丸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磷酸川芎嗪滴丸或片剂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
磷酸川芎嗪缓释滴丸的制备
磷酸川芎嗪
滴丸
包衣
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补阳还五汤
川芎嗪
总量统计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酸川芎嗪滴丸药物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蚌埠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芎嗪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动力学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大学生科技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3-4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25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00.2007.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见春 蚌埠医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56 215 7.0 10.0
2 马涛 蚌埠医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43 125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芎嗪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蚌埠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0-2200
34-1067/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2600号
26-37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1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83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