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自制水飞蓟素混悬剂对大鼠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体外物理稳定性及释放特性的评价,筛选并自制混悬剂后大鼠单剂量口服给药,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飞蓟宾的血药浓度,并与市售同类制剂利肝隆比较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自制水飞蓟素混悬剂和利肝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23和9.58 h/μg/ml,最高血药浓度分别为9.68和4.15μg/ml,达峰时间均约为0.50 h,自制水飞蓟素混悬剂较利肝隆的相对利用度为148.54%.结论:通过处方筛选提高了水飞蓟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水飞蓟素混悬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水飞蓟素PLGA肠溶纳米粒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水飞蓟素
水飞蓟宾
药代动力学
水飞蓟宾乳脂体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水飞蓟宾
药代动力学
模型参数
高效液相色谱仪
水飞蓟素亚微粒胶囊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水飞蓟素
亚微粒胶囊
生物利用度,犬
黄芩苷纳米混悬剂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黄芩苷
纳米混悬剂
LC-MS/MS
大鼠
药代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飞蓟素混悬剂大鼠口服药代动力学评价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混悬剂 相对生物利用度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2-3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9
字数 21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454.2007.0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建鹏 延边大学药学院 28 142 7.0 11.0
2 朱铉 厦门大学医学院 9 17 2.0 4.0
3 高学敏 厦门大学医学院 3 7 1.0 2.0
4 崔京浩 苏州大学药学院 34 159 7.0 11.0
5 全姬善 延边大学药学院 13 5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飞蓟素
混悬剂
相对生物利用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