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计算机模拟建立了由孔隙孔喉组成的三维立方网络模型,孔隙孔喉的大小按正态分布随机产生.分析了流体在模型中的流动过程,建立了求解毛细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后得到了与理论相符的结果.平均配位数和模型大小对计算结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平均配位数可以提高模型连通性,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而模型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与其他理想模型相比,利用三维随机网络模型可以更真实地研究油水两相流动特征.
推荐文章
管道内油水两相流动研究进展
油水两相流
相转换
液滴粒径分布
持液率
压降
水平井及大斜度井油水两相流动模型研究
生产测井
测井解释
水平井
大斜度井
油水两相流
漂移模型
油水两相水平管流流动特性分类系数研究
油水两相流
新流型分类
流动特性
分类系数
油水两相管流宏微观流动特性进展研究
油水两相流动
测量方法
流型与压降
微观流场
掺混特性
分散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三维随机网络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动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网络模型 多相流 毛细管压力 相对渗透率 配位数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7,10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19
字数 31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7.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73 1647 22.0 30.0
2 陶军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8 151 7.0 12.0
3 李爱芬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9 299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57)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模型
多相流
毛细管压力
相对渗透率
配位数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