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认识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运用光镜、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CD11c、CD205、CD80与CD86、I-Ab)与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与形态结构.结果:小鼠脾脏白髓与红髓中散在分布着体积较大的不规则形树突状细胞,含量以白髓边缘区最多,依次为白髓和红髓脾索.CD11c+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3%,而CD205+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2‰.脾脏树突状细胞表面形成数个胞浆突起.胞核略长多有凹陷.胞浆低电子密度,细胞器不发达,无溶酶体和吞噬体.结论:多种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联合标记,结合光、电镜形态学观察,能够较全面反映小鼠脾脏内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分布特征,为树突状细胞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推荐文章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树突状细胞
胸腺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电子
小鼠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树突状细胞
胸腺
免疫组织化学
电子显微镜
小鼠
人肝脏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树突状细胞
CD11c
CD205
CD209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来源期刊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CD11c CD205 共刺激分子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6-348,3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1.21
字数 27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960.2007.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42 151 6.0 9.0
2 陆江阳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53 170 6.0 8.0
3 王晓虹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18 80 5.0 7.0
4 杨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23 84 5.0 7.0
5 李玲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6 168 7.0 10.0
6 田光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7 26 4.0 5.0
7 王宏伟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4 8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
CD11c
CD205
共刺激分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军事医学
月刊
1674-9960
11-5950/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75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87
论文1v1指导